肘窝囊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三伏至,祛湿季,记住饭后三不睡前
TUhjnbcbe - 2023/3/13 19:25:00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伏”意指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同时也是一年中祛湿最佳时节。

“三伏天”民间有个习俗,即“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1,“头伏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进入伏天,人们食欲不振,身体易消瘦,故称为“苦夏”。

饺子,在传统习俗中,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的寓意。

2,“二伏面”

进入二伏,已是夏季最热之时,中医有“以热制热”一说;加之,二伏时正值小麦收获结束,人们用新小麦做成汤面,淋漓的出一身大寒,既能尝鲜又能驱瘟疫邪气。

3,“三伏烙饼摊鸡蛋”

三伏已是立秋之后,气候比较凉一些,人们的食欲逐渐恢复,但这时依旧保持清淡素口,多吃些时令食品。而烙饼摊鸡蛋既能满足“口舌之欲”,还能补充身体营养。

“三伏天”的气候炎热,人们出汗较多,体内湿气不易散出,且阴雨天、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又会加重体内湿气,影响身体健康。

祛湿季,记住饭后“三不宜”、睡前“三不要”:

1,饭后不宜立即洗澡

天气炎热,很多人吃饭时会出很多汗,为了解暑,喜欢饭后冲个凉水澡,舒服一下,但这样不利于消化。

因人在刚吃完饭的状态下,身体内大量血液会流向胃部,助于消化,而洗澡会因水温较高或较低,使血管扩张或痉挛,不利于消化。

2,饭后不宜立即散步

尤其是到了晚上,比较凉爽,很多人在晚饭后去公园转一转,但饭后立即散步会影响消化,使胃部不适。

因人在饭后,消化道内需要大量血液助消化,饭后散步会将血液分布到肢体活动部位,使消化道供血量减少,影响消化。久而久之还会增加肠胃消化负担。

3,饭后不宜立即吃冰冷食物

吃饭时满头大汗,为了身体凉爽一些,有些人会在饭后吃个冰淇淋或喝一瓶冰凉饮品。

虽然当时“爽了”但体内的热气散不出去,加之,冰冷食物的刺激,会使体内湿气加重,还会影响消化。

4,睡前不要剧烈运动

晚上有些凉爽,但入伏后,更好还是热,夏季后不要在睡前做剧烈的运动,否则在体内外温度否比较高的情况下,会增加心脏负担,反而不利于睡眠。

5,睡前不要喝酒

伏天里,人们夜间睡眠原本就比较差,若想借用酒精的作用助睡眠,可能会让你失望。

因睡前喝酒会促进血液循环,身体新陈代谢加快,反而会降低睡眠质量;同时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6,睡前不要对着低温空调

伏天里开空调能缓解酷热,但睡前不要对着低温空调,否则容易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容易“热伤风”。

且,对着空调吹,湿气也容易乘机而入,损伤阳气。

伏天至,祛湿季,学会3招,坚持做,效果明显!

第一招:茶疗祛湿

很多人都知道薏米、赤小豆等食物有祛湿效果,但炎热的天气,很多人难以坚持去做,为了方便,可以将这些有祛湿效果的植物按一定配比,制成茶代茶饮用。

自己动手做杯祛湿茶:有祛湿、健脾作用

配料:

蒲公英0.5g,薏苡仁和栀子各0.3g,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药、甘草、绿豆、葛根、黑豆和百合各0.2g,干姜、芡实、冬瓜皮、木瓜、淡竹叶、马齿苋、陈皮、桔梗和荷叶各0.1g,人参、金银花、菊花和紫苏叶各0.05g

做法:

以上材料全部洗净烘干,然后取相应克重,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以上24种食材,皆有健脾、祛湿、排*的作用。

蒲公英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荷叶具有清暑化湿、升阳清阳、凉血止泻的作用,对于暑湿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有一定的帮助。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促进胃液分泌,助于消化。薏苡仁《本草纲目》谓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赤小豆《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赤小豆可清热解*、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山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增强免疫功能。马齿苋《本草纲目》:马齿苋能散血消肿,利肠滑眙,解*通淋,治产后虚汗。马齿苋食用价值非常高,具有清热解*,散血消肿,祛除湿气等功效。绿豆有健脾、除湿利尿。芡实健脾祛湿、固肾止泻。冬瓜皮健脾养颜、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排脓。木瓜能化湿,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

第二招:常按“祛湿口”

中医认为,常按一些穴位有祛湿的作用,下面介绍三个“祛湿口”,没事按一按,拍一拍。

1,腋窝——极泉穴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在腋动脉的搏动处。中医认为,此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汇集很多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和血管。

做法:

按摩极泉穴时,用力一定要均匀缓和,开始的时候可适当的轻缓一些,后来再慢慢的加大力量,以手臂产生酸麻感为宜。按摩的同时,最好配合深呼吸。

2,肘窝——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的外侧端。中医认为,大肠经的湿浊之气汇集于曲池穴。

取穴方法:屈肘取穴,在手肘关节的弯曲凹陷处。

做法:

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按压在穴位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持续10秒后,渐渐放松,重复操作6-9次,每天可按摩2-3次。

3,膝窝——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中医认为,此穴走膀胱经,而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祛湿排*“通道”。

做法:

拍打膝窝处,每次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1-2周拍打一次。

第三招:热水泡脚祛湿

热水泡脚是一个很好的祛湿方法,但不要大量出汗,微微出汗即可。

因为出大汗上阴,风走湿留;微微出汗,风湿具去。

中医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

夏季泡脚祛湿,有几点注意:

1,泡脚温度: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

2,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晚上9点泡脚为宜。泡到微微出汗是好的。

3,泡脚容器:最好选用木盆,因为金属易冷。

另外,泡脚时,放一些除寒、祛湿的植物,如丹参、当归或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等可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伏至,祛湿季,记住饭后三不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