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球最常见的癌症是什么吗?
没错
就是它——乳腺癌!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年,女性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在新确诊的患者中,每8名就有1名是乳腺癌患者。
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的快速增长,取代了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乳腺癌发病人数增加,根本原因之一是乳腺癌风险因素的不断变化,比如推迟生育、哺乳减少,这在正经历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国家中最为明显,超重和肥胖,以及缺乏运动,也是造成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乳腺癌都有哪些症状?
李海燕指出,乳腺癌主要有五大症状: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
1、乳房无痛性肿块
典型的乳腺癌肿块:质硬、固定、单个、边缘不规则。多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但是,靠这些鉴别良性和恶性不可靠,还要结合进一步检查。
2、乳头溢液
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
3、皮肤改变
肿瘤侵犯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
4、乳头、乳晕异常
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
腋窝、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有淋巴结肿大。
真实案例
48岁的肖姨,早在年体检时发现右乳乳腺结节,就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但未进行手术。三年后,肖姨外院院复查乳腺彩超,提示在左侧乳腺多发囊肿(BI-RADS2类),右侧乳腺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BI—RADS1类),双侧腋窝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并没有发现乳腺结节。
去年年底,肖姨在我院钼靶检查后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见一大小约17*12mm的团片状等密度影,边缘毛躁,密度不均匀,内有沙粒样钙化,BI-RADS4B类;右侧腋窝见一肿大淋巴结。因钼靶能够发现乳腺彩超不能发现的微小钙化灶,在发现肖姨钼靶有异样的时候,接诊的我院乳腺外科主任李海燕副主任医师认为病变不排除恶性的可能性,决定将肖姨收入病区。
特色技术准确定位,完整切除病灶
进行了科室病例讨论后一致认为依旧不能排除右乳外上象限病变恶性的可能性,建议肖姨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因为病变无法触及,在肖姨过去的彩超中也未显示恶性结节声像,且乳腺MR也观察不到该处病变,在手术中很难定位并且寻找到位置。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李海燕决定利用一种特色技术对于病变进行定位:利用Hook-Wire定位针,并通过钼靶正侧位片子测出肿物距离乳头平面的高度、横径以及深度。
三条线定位一个立体中的点,让肖姨呈站立位,通过测量得到右乳外上象限的病变位置,放置Hook-Wire定位针,还需要进行多次钼靶检查。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成功地确定了不能触及的病变位置,只要手术切除定位针指示的乳腺组织,就能够完成病变的切除。
最不常见的乳腺癌类型,被医患联手拔除
完成定位之后,很快便为患者进行手术。术后病理提示乳腺小管癌,是乳腺癌中最不常见的类型之一,并且手术的切缘都是阴性,提示已将病变完整切除。肖姨整个住院期间仅使用5天时间。
李海燕表示,如果肖姨定期筛查的意识不够,不能够发现早期病变,这个无法触及的病变就容易呗忽视了。
为什么要定期进行乳腺癌普查?
李海燕介绍到,早期乳腺癌经治疗后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防治工作中的关键。她强调:乳腺癌普查可以增加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在降低乳腺癌死亡率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要有3种普查手段来帮助筛查,即乳腺专科医生的常规体检、B超检查及钼靶摄片:
乳腺专科医生的常规体检
专业的乳腺科医生的常规体检(触诊),可以帮助发现临床可疑的肿块以及乳头溢液等。
B超检查
B超检查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是很好的筛查手段。乳腺实性肿块无论良恶性均以低回声多见,小于10mm的肿块,其声像图大多缺乏特异性,血流信号不明显,超声诊断小肿块的良恶性尚有一定困难。
钼靶射片
钼靶检查是一种乳腺的X线检查,对乳腺癌早期病变敏感性高,是一种有效、简便而又相对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每1-2年的钼靶摄片可以帮助发现乳腺早期的疾病。
B超及钼靶检测各有特点。对乳房较致密的年轻女,B超检查效果较好。而年龄较大,乳房丰满或已有脂肪浸润者,钼靶摄片更为合适。有时两者互补,其检出率更高,如肖姨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必要时可用磁共振检查。
李海燕指出,在中国尚无确切的乳腺普查的年龄限制,常规以40岁作为一个乳腺普查的年龄,即所有女性40岁以后可以开始进行乳腺普查。对于家族中有年龄较小的乳腺癌患者,或有双侧乳腺癌以及卵巢癌、男性乳腺癌患者,或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周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周岁。
本文指导专家
乳腺外科李海燕副主任(主持工作)
李海燕,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医学院学士,中医院外科学博士(硕博连读),师从中科院院士宋尔卫教授。现为医院雅和医疗中心(负责人)、乳腺外科(主持工作)、保健办公室主任,外科教学主任。
学术任职:Journalofcellularbiochemistry、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andCancerResearch审稿专家,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肿瘤内科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健康体检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学术专长:兼顾肿瘤治疗与功能保护的乳腺肿瘤整形术,主要包括缩乳术、假体植入术、乳房上提悬吊术;临床研究主要方向为微生态与乳腺癌发展的关系、大乳房乳腺癌手术方式比较;基础研究主要方向肿瘤微环境促进乳腺癌发展的机制。教学研究方向为本科教学改革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朱昌平
感谢乳腺外科钟小芳住院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文/中山六院
来源:中山六院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