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冻成“胡萝卜”,热水烫真的会让冻疮好得快吗?冻疮的缓解方法
冬天天气寒冷,前几日,受强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多地迎来降雪、暴雨、大风。我们外出后手冻的冰凉,回家后双手难免会接近热乎乎的地方取暖,但这时候要注意了,切忌放入过热的环境,比如热水里泡或者火上烤,否则皮肤不仅不能温暖起来,还很可能会由白变红,然后变紫,最后产生冻疮或破溃,起了冻疮可是很不好受的哦,手指臃肿,又痒又痛,让人难受不已,也会让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不方便。
为什么会冻疮,因为冷!寒冷的天气就是引起了我们的冻疮。所以为了防止冻疮的生长,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手和脚这样容易起冻疮的位置。
搓揉烫,这些“骚操作”真的能治冻疮?
冻疮是啥?它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皮肤上出现的小血管炎症。
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的道理,皮肤下的血管也一样,长时间暴露在低温、潮湿的环境(10℃以下)就会收缩,而皮肤重新变暖后,皮下的小血管比周围大血管扩张更快,导致血液渗漏到附近的组织,最后形成冻疮。尤其是手、脚、耳朵这种肢端末梢,最容易被冻疮盯上。
而且,长冻疮的多数是南方人。因为北方有暖气,干燥环境不利于冻疮产生。相比之下,在高湿度、寒冷但不结冰、没暖气的南方,得冻疮的几率明显更高。
有些人喜欢揉搓受冻的部位,以为“搓一搓让血液活动起来,冻疮就会缓解”。但实际上,反复搓揉摩擦反而会加重皮肤损伤,释放更多的炎症因子,甚至继发感染。
用力搓长了冻疮的耳朵,还容易发生耳廓假性囊肿和耳廓软骨膜炎。
那用热水泡可以吗?
热水虽有舒张血管的作用,但在已有冻疮的情况下,水温过高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冻疮恶化。同理,也不要用电热毯、炉子、取暖器直接取暖。如果感觉手冷,可以用比体温高一点(38-41℃)的温水泡一泡,让手恢复正常温度,或者放在腋窝下“人肉取暖”。
至于“喝酒防冻疮”的骚操作,呵呵,喝酒一时爽,虽然能让你全身发热,但突然上升的皮肤温度也会导致冻疮恶化。而且,酒后人体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经常不注意防冻,反倒更容易被冻疮找上门。
总之,如果已经生了冻疮,揉搓、热敷、喝酒都会让皮下小血管扩张,令更多血液、组织液和炎性物质从血管中外渗到皮下组织中,加重冻疮的症状,延缓痊愈。
预防冻疮,生活细节要注意
做好保暖
发现手上有冻疮后,第一步就是不要让手上的冻疮加重,这就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外出一定要带手套,选择保暖性强的手套,不要在寒冷的环境中暴露双手。
温水洗手
起了冻疮后,既不能用凉水洗手,更不能用热水洗手,而是用温水洗手,建议洗手时,先在盆里浸泡一会儿,然后慢慢搓洗,洗完后轻轻擦拭,这样就不会刺激到冻疮表面,加重冻疮的症状。
做好手部护理
手部干燥和寒冷是形成冻疮的两个条件,在干燥寒冷的季节,我们应该保持手的湿度,洗手后要涂抹足够的保湿乳液和护手霜,保持手部湿润营养,有利于冻疮的恢复。
注意手脚的清洁
平时一定要注意手脚的清洁,细菌滋生是冻疮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冬天不洗澡不洗头,这给细菌提供了很好的“温床”,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积极做好身体清洁工作,这样冻疮就不容易找上门了。
食物预防
冬季多吃温热食物和祛寒食物,可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冻疮的发生。温热的食物有牛羊肉,祛寒的食物有辣椒、胡椒、生姜。另外,冬季预防冻疮,要积极增加维生素A、C和矿物质的摄入。
适量盐水洗手
得了冻疮后,可以在洗手时,将水里加上少许盐,用盐水洗手,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洗完手后,如果感觉手特别干燥,及时涂抹护手霜,让手保持湿润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