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又称为乳腺结构不良症,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周期性疼痛、乳头溢液,病理表现为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病变,可分为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乳腺囊性增生症及乳腺腺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0%以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70%~80%的女性有不同程度乳腺增生。
1、乳腺增生的病因
(1)中医学上的病因:中医学辨证论治认为: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海空虚、肝失所养、冲任失调是乳腺增生病之“因”,是病之“本”;而气滞、痰凝、血瘀所造成的乳房肿块和疼痛,是其“果”,是病之“标”。本病的病机既有肝肾不足之本虚,又有气滞、血瘀、痰凝之标实。所以,乳腺增生病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
(2)西医学上的病因及机制:乳腺增生的病因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1)体内雌激素过量或肝脏灭活雌激素功能异常,过多的雌激素刺激乳腺组织产生增生性变化。2)是雌激素与孕激素平衡失调,雌激素水平增高,孕激素水平低下,乳腺导管扩张和囊肿,发生周期性增生过度和复原不全。3)催乳素升高促进乳房生长、发育。4)激素受体在乳腺组织中分部不均匀。
2.乳腺增生的相关因素
(1)年龄乳腺增生多发生于30~49岁,45岁左右为发病高峰,占全人群发病率70%左右。1)30~40岁,性成熟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较高有关。2)41~50岁,卵巢功能逐渐衰弱,激素分泌不平衡,黄体酮减少,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3)更年期后患者体内雌性激素主要来自脂肪的转换,肥胖和体质量增加可使雌激素水平增高。
(2)月经、生殖因素1)月经初潮年龄早、停经年龄晚、行经年限长、月经周期短,妇女体内的激素水平较高,暴露雌激素激素环境中的时间长,是造成乳腺增生和易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2)哺乳期可使卵巢停止或减少排卵,处于休眠状态,体内雌激素水平长时间处于低水平,降低乳腺增生发病率。3)结婚年龄早、生育早、多产次、母乳喂养及哺乳时间长可减少乳腺增生;4)流产次数多、性生活次数少可增加乳腺增生概率。
(3)职业、文化程度教师、干部乳腺增生病分别占第一、第二位,工人其次,从事脑力劳动的患乳腺增生的概率大。1)文化程度越高,发病率越高,如教师和机关人员,工作和竞争压力也大,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内分泌紊乱,乳腺长期处于不能复旧或复旧不全状态中,发生乳腺增生,高学历者尤重。2)社会竞争激烈,女性要承担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双重责任,工作压力大、婚姻关系不美满则容易导致心情焦虑、紧张和压抑,对神经形成长期的强烈刺激,容易导致内分泌的失调,而乳腺疾病与激素密切相关。3)性格内向者,易压抑、紧张、焦虑,情绪始终得不到彻底放松,故乳腺增生发病率高。
(4)膳食1)食肉类、蛋类、奶制品均可能成为危险因素,饮食中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摄入量增加,导致饮食营养的不平衡,引起人体代谢的变化,丘脑-垂体轴使雌激素分泌增加,同时改变了肠道菌群,胆汁的类固醇在结肠中转化为雌激素,成为乳腺疾病的危险因素。2)长期使用雪蛤、燕窝、安利蛋白粉、羊胎素等保健营养品或口服避孕药,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和雌激素过度刺激。3)常食用水果类食物则成为乳腺疾病保护因素。4)动物类食物可促进内源性脂肪合成,影响体内激素的代谢平衡。
(5)其他因素1)佩戴胸衣过紧甚至用钢圈固定而致乳房血液淋巴循环不畅,导致乳腺增生。2)随着现代化工业进展,人们衣食住行中有多达种以上的工业产品,其中含有酚A环的基本化学结构,被称为外源性雌激素或环境雌激素,进入人体后可降解为类似雌二醇的甾体激素,成为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致病因素。
乳腺增生是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生恶变的概率不足1%,乳腺增生治疗应中西结合,以中医治疗为主,如乳癖消、逍遥丸、桂枝茯苓丸等,如发生恶变的情况下需要西医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