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科大大看到一条新闻,真的是又震惊又心疼!
因为孩子肚子疼,一位妈妈带1岁半的宝宝去诊所就医,医生看过后在娃的肚脐眼上贴了一个药包。
结果几个小时后,家人发现:孩子贴药包的肚脐周围,开始出现红肿和溃烂,医院诊断为烧伤!
来源:重庆广电
在这里,科大大必须要提醒爸妈一句:肚脐贴治病是个伪命题!只是因为信的人多了,就变成了“真理”。
作为正义智慧并存的化身,科大大怎能让爸妈在“肚脐眼的谣言”中越走越远?
今天科大大就来辟个谣,更重要的是告诉爸妈们如何护理好宝宝的肚脐眼!
1肚脐贴治百病?信了=坑娃!
想必很多爸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感冒腹泻,家里人就会掏出肚脐贴给贴上,还会安抚说:乖哦,贴了马上就能好。
可真是这样吗?科大大今天要给大家在线辟个谣!
如果肚脐能完全吸收药物成分,那我们似乎就不需要打针吃药了,我们可以直接把药涂在肚脐眼上。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事实上,肚脐贴上的药物是很难被肚脐眼的表皮结构所吸收的,而且有些肚脐贴中又有一些致敏成分的存在。
因此,肚脐贴可能治不好病,但会让宝宝过敏。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宝宝就是贴了肚脐贴好了的。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科大大要很负责地告诉你,肚脐贴能够治病存在偶然性!
一方面,肚脐贴产生了心理安慰作用,另一方面,某些疾病(以轮状病毒腹泻为例)本来就具有自限性,时间长了也会好。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谣言爸妈们一个也别信:
①宝宝着凉准是晚上睡觉没盖好肚脐眼!
实际上,肚脐是封闭的,既不能进水,也不能进空气,不会存在“受凉”的情况。
②抠肚脐眼会把肠子拉出来!
小时候家里长辈老说: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实际上,胎儿出生之后,脐带就会被结扎剪断、退化。因此,抠肚脐眼是不会把肠子抠出来的。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当然了,抠肚脐眼,虽然不会有漏气的风险,但我们还是不能老抠肚脐眼,因为确实容易给娃的身体带来2大危害:
①会痛:肚脐眼是腹壁最薄的地方,容易抠破产生外伤。
科大大之前就看到过这样的新闻:1岁多的娃每天抠爸爸的肚脐眼玩,2个月后爸爸的肚脐疼痛难忍,检查才发现细菌感染导致腹壁脓肿!
来源:央视网
②刺激到消化系统:虽然脐带的功能已经退化,但内脏还存在神经反射。用力抠肚脐容易对内脏产生刺激,让娃拉稀。
另外,还有一些妈妈问科大大:我家娃肚脐鼓鼓的,是病了吗?老一辈儿的人说让我用布袋子绑个硬币上去…
科大大在这里说一句,肚脐眼确实会生病,但千万别听偏方乱治疗!
肚脐眼会得哪些“病”?如何应对?跟科大大往下看!
2这4种肚脐眼疾病,别耽搁快就医!
①脐疝
脐疝是指肚脐部位柔软的隆起或突出,它又被称作做肚脐外鼓。
婴儿时期,宝宝两侧腹肌没有完全合拢,中线留有缺损。
在宝宝哭闹或者大便时,一用力就会很容易把腹腔内物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因此形成了脐疝,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所以当科大大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完全惊呆了:
来源:浙江新闻
宝宝病了不知如何处医院,自行动刀用药实在是坑娃!
其实宝宝得了脐疝无需惊慌,科大大接下来就教你两招!
应对措施:
1岁以内,大多脐疝可以收缩自愈。
1岁-2岁前,爸妈们可以观察等待,看脐疝有无缩小或扩大的趋势,如果扩大要就医。
如果宝宝满2周岁,脐疝的直径超过1.5厘米,就应该尽快安排手术治疗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②脐炎
部分宝宝的肚脐会在脐带脱落过程中或脱落以后,产生脐炎。
轻症表现:伤口不愈合,有时肚脐眼一圈(脐轮)红肿,凹陷部分(脐凹)内可以看到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应对措施:可以在家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75%乙醇清洗脐带根部,在局部涂抹抗菌药膏,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遵医嘱口服抗菌药物。
严重表现:严重表现为红、肿、热、痛等蜂窝组织的症状。
应对措施:不要耽搁,带宝宝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③脐茸
脐茸(脐息肉),是指脐带残留物没有及时消退脱落形成的肿块。
症状:肚脐眼处增生出樱红色、表面光滑湿润的息肉样物。
应对措施:一旦发现就要送宝宝就医!
④脐尿管囊肿
脐尿管是脐带与膀胱交通的一个管道。如果宝宝的脐尿管没有闭合好,上皮的分泌物或脱落细胞碎屑就会掉落到管道,形成囊肿。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症状:一般表现为肚脐眼流水、发臭,但是没有痛、痒感,爸妈们在宝宝下腹部正中线处按压能够摸到深部有肿块物。
应对措施:及时就医,之后可能会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肚脐眼这么容易生病,那我们要如何正确清洁呢?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清洁的,实在想清洁,请记住这两步: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说到这里,有一些新手爸妈可能会问了:新生宝宝的脐带又该如何护理呢?让科大大一次性跟你说清!
3新生儿脐带,先判断后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一般2周后脐带会自行脱落。
如果脐带不脱落,只要没有以下感染迹象,就不用担心。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等待脱落的期间,脐带裸露在外很容易感染。科大大就教你2招,分阶段对宝宝的脐带进行护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