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很多个国家,您可能会看到粉红丝带造型的宣传或者活动。“粉红丝带”是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动的公认标识,用于宣传“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这一信息。各国*府将每年的10月定为“乳腺癌防治月”。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也会患乳腺癌,但较为少见。
粉红丝带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年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万例,超过肺癌(万例)成为全球第一大癌,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11.7%[1]。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约42万,乳腺癌发病数高居全球第一,死亡人数约11.7万,居女性癌症死亡首位[2]。
刘宗超等[3]发表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也显示在年全球女性癌症新发病例中最常被诊断的是乳腺癌,约占新发病例数的24.5%,女性癌症致死原因的前三位依次是乳腺癌(15.5%)、肺癌(13.7%)和结直肠癌(9.5%)。
闵淑慧等[4]发表的《-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中显示从年龄分布来看,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数在50~54岁最多,发病率在65~69岁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见下图。
图年不同年龄别女性乳腺癌发病
乳腺癌发病率之高,给女性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预防它!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对于乳腺癌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过调整日常生活方式,重视疾病的筛查工作,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疾病的患病风险。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编制发表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年版)》[5]关于乳腺癌筛查的主要重点内容如下:
1.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机会性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为因各自情况前来就诊的适龄女性进行的乳腺筛查,或女性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群体筛查是社会或单位实体借助医疗保健机构的设备、技术和人员有组织地为适龄女性提供乳腺筛查服务。
2.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指南提出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是45~54岁,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对于乳腺癌影像学筛查的终止年龄,大部分国外群体筛查都推荐把65~70岁作为筛查的上限。指南认为老年人是否停止筛查需要考虑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预期寿命及各种合并症情况,如果合并症多,预期寿命有限,则可适当减免乳腺癌筛查。对于7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考虑机会性筛查。
3.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被认为是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
(1)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主要判断内容如下:
①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及姐妹)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
②二级亲属(姑、姨、祖母和外祖母)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
③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
④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2基因(命名为乳腺癌1号基因/2号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2)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3)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4)根据评估对象的年龄、种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个人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和乳腺活检次数等多个风险因子,利用Gail模型进行罹患乳腺癌风险评估。如果受试者5年内发病风险≥1.67%,则被认为是高风险个体。
4.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1)推荐起始年龄更早(<40岁)开始乳腺筛查。
(2)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
(3)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
(4)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
(5)必要时联合乳腺增强MRI(磁共振成像)。
5.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一般风险女性即除了乳腺癌高危人群以外的所有女性。
(1)20~39岁,不推荐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2)40~70岁,适合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对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检查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3)70岁以上,适合机会性筛查,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的指南《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6],研究表明了目前乳腺癌已明确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主要重点内容如下:
1.危险因素:
(1)部分良性乳腺疾病,如乳腺囊肿、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等。
(2)子宫内膜异位症。
(3)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
(4)月经生育因素:
①月经初潮较早(≤12岁)或绝经较晚(≥55岁);
②未经产与初次妊娠的年龄较高(初次活产年龄≥30岁);
③流产(含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2次)。
(5)乳腺癌家族史。
(6)基因突变,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突变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7)肥胖。
(8)生活方式因素:
①饮酒;
②吸烟。
(9)暴露于治疗性电离辐射。
2.保护因素:
(1)母乳喂养。
(2)适宜的体育锻炼。
每位女性都应该了解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以及应如何减少乳腺癌的风险。只要及早发现,并且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则很有可能治愈。
同时,还应定期自我检查,熟悉自己的乳房,以便能及时发现变化。如果需要额外的筛查或临床检查,请及时咨询医生。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