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窝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验案百则之五湿疹案二则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炎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112/8582670.html
湿疹验案一患者陈某,男,36岁,门诊号:C19******,于-12-06就诊。主诉:左上肢红疹肿胀3个月现病史:左上肢红疹肿胀3个月,痒,遇热重,无疼痛,抓破流水,自行用热水烫后起泡、红肿。局部热,西药口服、静点效差,无口干,大便尚可,舌红苔白,脉沉数。体格检查:左上肢红疹肿胀,痒,局部结痂,抓痕,皮色红。局部热,余(-)既往史:无过敏史:无

一诊

诊断:西医诊断:湿疹中医诊断:湿疮-湿*蕴肤证治则治法:清热凉血解*止痒处方:1、除湿止痒软膏(整):3g每天两次外用2、草药:赤芍15g苦参15g白花蛇舌草15g白鲜皮15g地*(生)20g大青叶15g金银花15g薏苡仁30g蜂房15g滑石15g包煎蒲公英15g炙甘草6g[6]剂[海天两次]冲服12月10号反馈:湿疹肿胀明显好转,余留三个烫后结疤和局部稍红,稍有瘙痒。

随访

12月12日:(二诊),家属代为开药:症状已明显好转,瘙痒肿胀已明显减轻,效不变法。治则治法:清热凉血解*止痒,加大解*药物力度。中药:赤芍15g苦参15g白花蛇舌草15g白鲜皮20g地*(生)20g大青叶20g金银花20g薏苡仁30g蜂房15g滑石15g包煎蒲公英20g炙甘草6g[7]剂[每天两次][冲服]

二诊

随访

12月20日随访:患者已基本痊愈。述烫伤处仍红痒不适,嘱用湿润烫伤膏外涂,多次随访已痊愈。湿疹验案二患者杨某,女,10岁,门诊号:99********,于-05-20日首诊。主诉:周身痒5年余现病史:周身痒5年余,之前诊断为脂溢性皮炎,过敏等病,用倍氯米松等药效差,热则起,急躁,手足热,凌晨1-4点重。主要在肘窝、腘窝,等部位。冬天轻,夏天重。舌红苔*脉沉细。既往史:无过敏史:鸡蛋、牛奶大豆过敏

诊断: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湿疹病----湿热蕴结,热重于湿证

治则治法:清热解*除湿止痒

草药:[5]剂[每天两次][冲服]

苦参12g地*(生)15g赤芍12g*芩12g白花蛇舌草12g苍术12g薏苡仁20g滑石12g蜂房12g炒蒺藜12g蝉蜕12g柴胡(北)10g麸炒白术10g

-05-24二诊:现停激素后皮肤痒稍有加重,大便不干。舌红苔*脉沉细。虽停激素瘙痒,有所加重,但仍能忍耐,药物起效,效不易法。加地*(生)至20g赤芍、*芩至15g,加水牛角15g紫草15g大青叶10g清热凉血解*;加炒蒺藜、蝉蜕至15g,加葛根15g疏风清热,升阳透邪止痒;将蜂房减为10g。

5-29三诊:现皮肤丘疹红斑减少,手足热,凌晨3点半重。主要在肘窝、腘窝等部位。冬天轻,夏天重。舌红苔*脉沉细。局部皮肤干燥耳痒,综上法加当归20g川芎10g。7付口服。

6-5四诊:现皮肤斑丘疹减少,痒。眼睑起麦粒肿。主要在时窝、腘窝等部位。凌晨3点半重。手足心热,余症同前。处以:苦参(k)12g地*(生)(k)20g赤芍(k)15g薏苡仁(k)20g滑石(k)12g炒蒺藜(k)15g蝉蜕(k)15g柴胡(北)(k)10g麸炒白术(k)10g葛根(k)15g水牛角(k)20g紫草(k)15g大青叶(k)10g当归(k)20g川芎(k)10g玄参(k)20g,7付,水冲服,局部散刺放血加拔罐治疗以泄血分热*。

6-14五诊:现皮肤斑丘疹瘙痒明显减轻,凌晨3点半较重。但时可睡一夜。继续上法治疗。五年湿疹经一个半月左右时间基本控制,激素全停,后因小儿畏苦怕疼,间断复诊,症状均明显减轻。其后家人就诊闻及小儿病情基本痊愈。

一诊

二诊

三诊

四诊

五诊

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我国人群患病率为3%-5%,儿童可达10%-20%。现代皮肤病专家赵炳南曾道:“善治湿疹者,当可谓善治皮肤病之半”足见该病发病之多。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的皮损多形性,常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中医学称之为“湿疮”。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血风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湿疹常或因体质禀赋不耐,又外感六淫邪气而致,但与风、湿、热关系最为密切,此外因也;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此内因也。然而素体湿盛、血热或阴亏体弱,又易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久则肌肤甲错,发为本病。另外,湿疹发生也与卫表亏虚,经络瘀滞和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治疗上目前西医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酊剂及硬膏等。中医中药治疗有不错的疗效,中医根据患者体质及感受风、寒、湿、热、燥之邪气的不同,多分为湿热浸淫、脾虚湿蕴、血虚风燥等证型。但治疗时当兼顾内外因素,同时注意疾病的发展阶段及湿与热之比例、病邪的间杂和不同时期的邪正转化,唯有明辨病机,再配合适当外用药物,或配合针灸刮痧等外治方法,方获良效。

END

寇吉友,博士,主任医师,黑龙江省首届青年名中医,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预防医学后备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委员,睡眠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针灸学会特殊针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珠海市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上午莲花路门诊;周二、三、周日全天院本部门诊。周五、周六休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