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窝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挺好结局没烂尾看完小说和剧的33 [复制链接]

1#

文/叶秋臣

电视剧《都挺好》已经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中正式收官,剧中人物的命运也暂时画上了休止符。大结局里,大家在泪崩中慢慢接受了苏家三个男人的改变,抱着一种“又爱又恨”的心情,对他们越来越好的生活表示欣慰。

然而,小说里对于苏家三父子的描述和结局,却不是这样的设定。

一、苏大强其实没那么“作”

剧中,苏大强在没有患阿尔茨海默症之前,各种“作”得精彩。他在明成家忘记关火差点让两夫妻煤气中*,在厕所里搞得非常邋遢让朱丽没办法使用,不征得儿子和儿媳的同意就让一群老同事把家里搞得烟熏火燎,即便是倒下了也不忘记要求喝上一口“手磨咖啡”。

然而以上这一切,在小说里都没有,苏大强也没那么“作”,他只是不作为。书中,苏大强是一个被老婆长期管制的胆小男人,他没买过六万块的高风险理财,也没有离家出走过,更没有时刻逼着老二一家去偿还欠款,也没有立遗嘱和买习题集这些情节。

对比小说和电视剧中的细节,还有很多地方稍有不同。

1.苏大强曾经去过美国

剧中,苏大强非常想与大儿子去美国生活,并且称老婆用耳水失衡的借口才让他们去美国的计划未能成行。同时,从他与老聂聊天时羡慕的神情就可以猜测到,他没去过美国。

但在小说中,苏家父母曾经去过一次美国,且经常将美国“挂在嘴边”。苏大强正是因为去过那个地方,向往那种生活,才特别迫切地想与大儿子一起生活。

而且,书中没有老聂这个人物。

2.如何处理苏大强不爱洗澡

剧中,朱丽实在受不了公公身上难闻的气味,加上与明成有争吵,所以*气回了娘家。明成为了挽回娇妻,故此带着苏大强去蒸桑拿,这才让这个父亲少了一些腐臭的味道。

小说里,苏明成为了苏大强的洗澡问题也是大费脑筋,但与剧中的情景不同,他是带着父亲去骑骆驼,回来之后又亲自给苏大强在浴室里搓了澡,还形容用过的毛巾“泥鳅似的滑腻”,令人印象深刻。

3.苏大强的生活爱好

剧中,苏大强自从住进二儿子的家里,便每日百无聊赖地生活。每天最多溜溜弯去买彩票,还有买了高风险的理财要苏明玉补窟窿,其余再没什么消遣。

小说里,他没有以上这些陋习,平日里的爱好是读书,还有去社区中心看报纸,毕竟曾是图书馆管理员,他以此认为自己是个有文化的人。抛开那些没有浪费钱之类的描述,苏大强倒是“作”得不明显,更多的感觉是他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苏明成夫妇对刚刚丧偶的苏大强一直的颓废很无奈,所以想尽办法帮他寻找娱乐项目。最后,还是因为苏大强喜欢看书这个特点,所以才让他学会了使用电脑和上网,并在网络上寻找他想去读的绝版书籍。

而后,苏大强和同事们一起出去看红叶,看后他还写了一篇稿件投给一家报纸,最后刊登了出来。他兴奋地把报纸给身边亲近的人看,为了让更多人看他的作品,他还萌生了出书的想法。

4.苏大强吃坏肚子

剧中,苏大强是自己去买的鸭脖子吃坏了肚子。小说里,是明成夫妇带他去吃自助餐,苏大强看到文学作品里才见过的生蚝实在太激动,因此吃得太多,所以才吃坏了肚子。

5.苏明成夫妇的钟点工

剧中,虽然老二家的生活不错,但一直没有保姆和钟点工这种人物出场,连苏父拉肚子后的伙食,也都是他们亲手去做。

小说里,朱丽他们两人有一个用惯的钟点工。虽然描述不多,但苏大强生病时,熬粥和打扫卫生的人都是钟点工。即便只是给人打工,这个钟点工也看不起苏大强。所以,苏大强不满意的,是钟点工用米饭做出来的泡饭,并说那根本不是粥,没有不满意儿子和儿媳厨艺的时候。

6.苏大强觉得明玉像苏母

剧中,对于苏大强认为明玉像苏母的情节,有两处印象最深。一是明玉被打住院,苏大强探望后离开时说的话;二是苏大强闹自杀时,在警局直接冲着明玉呼喊“赵美兰”这个苏母的名字。

小说里,苏大强没去探望过这个女儿去求情,也没有闹到想去自杀。但在他的心理活动中,他多次感觉到明玉和苏母的相似性。例如在清算明成从家里揩油的具体数字时,他心想“明玉的口气太像她妈了”。

7.苏大强的灰指甲

剧中,苏明哲一家三口回国时,苏大强曾经拿着两颗棒棒糖想抱一抱自己的孙女,但是因为宝宝有抵触所有没成功。

小说中,因为苏大强有灰指甲,所以吴非不想他与女儿有接触。而且,书中还有一个细节的描述,就是当初苏大强在美国帮他们洗碗,吴非都要半夜起来再洗一次。

8.苏大强根本不爱蔡根花

与剧中不同,蔡根花不是家*公司的,而是苏大强一个远房表妹带来的女人。她与苏大强结婚时,也没说过要在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而且她原本长得很黑也不够漂亮,还有个儿子经常来蹭吃蹭喝。

所以,苏大强不是真心喜欢蔡根花,也没有“我的蔡根花宝贝”这么肉麻的表达,他只是习惯了被这个女人照顾。因为他极度抠门,所以心里真的是想找小蔡来当终身的免费保姆。

关于蔡根花做假账的问题,小说中并未提及。其实这个小蔡根本没什么心计,是苏大强希望向大儿子多要些钱,才一起填高了支出。

二、苏明哲其实没那么“差”

小说里,大部分的情况都是简单介绍的,所以剧中小时候的情节书中几乎都没有,电视剧较小说的基础上丰富了很多细节。

1.苏明哲的学校

剧中,苏明哲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是申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半奖,所以纠结于在美国读书时生活的费用。

但在小说中,苏明哲申请上奖学金的学校并没有“斯坦福”这么高大上,全篇没有说出到底是哪所,但在苏大强后来旅游时听同事提及“明哲的博士并不稀罕”,可见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校。这也让后续苏明哲毕业于名校,但却面临失业变得更为合理化。

虽然此处有差异,但为了置办行头,苏家经济变得“捉襟见肘”的描述倒是非常相似。

2.苏母的死讯

剧中,苏明哲接到母亲去世的电话,是在他准备和吴非去找上司度假之前。

小说中,苏明哲接到这通电话是在深夜,当时吴非还在深睡,他跑去卫生间哭了一顿。而且,吴非并没有剧中的出场那般干练,反而是被形容成“心中考虑事情屈指可数”,并不像剧中还会打听明哲上司的喜好那么精明。

3.苏明哲丢掉工作

剧中,苏明哲一门心思想回国探望父亲,再吊唁去世的母亲,对自己的工作处境没有正确的认识。

小说中,通过对苏明哲心理活动的描写,得知他非常明白面临裁员的公司如果他请假回国是什么结果,但两相权衡之下,才不得不回国探亲。而且,小说里苏明哲的新工作,并不是明玉帮忙找的。

4.苏明哲和苏明玉时隔多年的见面

剧中,明玉忙着处理业务,一直在通电话。苏明哲走上来的拥抱,她也并没有在意。

小说中,接机的明玉被形容为“落落大方”,而且率先表达“大哥,九年没见了”。而在形容两人许久没见的生疏时,用了“走到离他一米处停下,微微欠了欠身,对明哲微笑”,同样表达了两兄妹之间虽是兄妹,但却陌生如路人的情感。而且,苏明玉在剧中开的车,也比在小说中要强出一个档次。

5.苏明哲在美国的现状

剧中,明玉了解大哥在美国的生活情况,是通过她在美国的拜访和吴非透露给她的信息。

小说中,明玉和大哥在从机场回去的车上时,她就已经对“大哥在美国的现状一目了然”,同时也早早就在重逢时便提出了自己认识朋友在中美两国间做业务,并且建议明哲回国发展,且明哲也略有心动。

6.苏明哲对苏母偏心的态度

剧中,苏明哲虽然多次提到“妈有错”,但在行为上还是没有过多的表示,依旧对明玉从小受欺压表示不屑,一味要求这个做女儿的去原谅。

小说里,苏明哲心里早就认定“妈偏心得视明玉如无物,还说明玉不顾全大局,简直是倒打一耙”,并且早早就清楚明玉受的恩惠最少,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无人可找时都不会去叨扰。

7.苏明哲的懊悔

剧中,苏明哲对于自己失业后的残酷生活现状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吴非一次又一次与他争吵,才让他生出一些愧疚来。

而小说里,苏明哲是因为整个研发部门被裁掉才失业的。他早早便意识到失业后自己妻儿的生活质量会下降,清楚苏大强来美国后他会变糟糕的生活,也了解孩子和父亲之间的取舍,苏明哲完全明白。而且,他也没有当着吴非的面说出他母亲不想伺候媳妇月子的事实,这些都是吴非和她父母单方面推断出来的。不仅如此,苏明哲还会主动表示父母说谎的问题,并称自己对不起吴非的妈妈,心里想的也是“先确定他的工作”再考虑父亲来美的事宜。

而且,小说中的苏明哲也不是所有事情都顺着苏大强,例如苏父曾提到自己想去和小蔡母子一起旅游,但明哲搪塞着没答应,平时那些无理要求的钱款也并不是全都应承,甚至将所有收入转给吴非,就怕自己一时心软。

8.苏明哲的坦白

剧中,最想形容苏明哲的一点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各个场合各个交流中都是如此。

但在小说里,其实苏明哲有时候也很坦诚。虽然碍于弟妹可能知道自己失业会看不起的态度,但他并没有怎么被吴非逼迫,而是自己思虑许久,主动将父亲不能来美国生活的邮件发给了弟妹两人。

由于小说与电视剧的时代背景略有不同,因此沟通方式多数以邮件为主,电视剧为了与时俱进做出了许多改编,例如发邮件多数变成了打电话和发信息。所以,小说里有许多因为邮件而引发的情节,在剧中都没有提及。

9.苏明哲写的“家史”

剧中完全没有涉及的内容,但在小说里却牵绊着所有人的心。

事情的起因是吴非担心丈夫一个男人独自在上海容易出事,于是想出两套方案。第一是让父母帮忙盯着,第二是让苏明哲写下苏家的家史,填补空闲的时间,同时也找到他们家庭不和睦的根源。

寻找家史的过程弥足艰辛,里面涉及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其中包括连老蒙都觉得难办的城市户口,苏母竟然一力办下了自己和弟弟两份,这就像苏明玉是否苏家亲生一样,一直都是一个未解之谜。明玉出生时,既没有出生证明,也没有出生的照片,出生前父母还面临分居。苏明玉把“家史”博客内的这段内容,当做是脱离苏家的一个解脱。与剧中不同,她并没有选择去求证,而是就这样糊涂过去了。

同时,小说中对明玉的外婆也有一些介绍,但多数都是她逼迫苏母强求婚姻的行为。明玉也在检讨,是不是外婆、苏母和她属于一脉相承的三代?她在反省自己的恶*。为此,她烧掉了苏明成坐牢时不堪的证据。

10.苏明哲的危机感

虽然小说中的苏明哲比剧中要理智许多,但也有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他一再希望吴非辞去工作专心在家做全职太太,照顾宝宝。但吴非表示自己的这份工作很重要,她不会放弃。在买房充大的问题上,吴非因为父母家在上海,所以底气很足,剧中她父母只在对话中出现,没有露过面。后来,也是吴非的父母去美国帮女儿照顾家庭,才让吴非变得越来越独立。而在吴非进步的同时,苏明哲才渐渐产生了危机感。

11.吴非对明玉欣赏,但只能远远地欣赏

小说里,吴非承认,苏家所有人包括丈夫苏明哲在内,她只欣赏明玉一个人。但经历了亲耳听到明玉找人帮忙验伤的过程,加上明玉一系列对苏家的举动后,她表示这种“所谓喜欢也只停留在远远地欣赏”,和电视剧中那种热络略有不同。

当时明哲一家三口回国,车上的氛围也并没有那么和谐,大家几乎都不说话,反而是小小苏一直在哭。剧中他们住的地方是明玉订的酒店式公寓,而小说里是明成订的宾馆。

因为小说里没有明玉去美国的那段情节,所以宝宝一开始和明玉并不是十分亲近,反而有点害怕这个严肃的姑姑,觉得那是“陌生人”,处了一会儿才亲了明玉一下以示友好。最先与宝宝打成一片的是朱丽,但剧中并没有相关的镜头。

明玉是因为吴非对宝宝而言是一个好妈妈,而她自小缺少母爱,所以才对吴非格外照顾一些。因为小说里是两个城市之间奔波,所以吴非与明哲吵架后不是直接电话联系的明玉,而是两人在汽车站相遇,后面的情节则与电视剧颇为相似。

12.明玉没有参加苏明哲回国时的聚餐

剧中,苏家虽然貌合神离,但毕竟一家人坐在了饭店里吃了好几顿“团圆饭”。

小说中,蒙总那个培训机会是在北京而不是美国,所以当时苏明哲一家回国时,明玉正在外地培训。其实,小说里他们三兄妹也几乎从来没有完整吃过一顿饭,而电视剧则安排了许多次这样的机会。

三、苏明成其实真的很“颓”

苏明成的改编是小说和电视剧差别最大的一个角色,小说里的苏明成夫妇没有经常点外卖,但他们用钟点工;夫妻两人的闺房之趣也是电视剧独有的,甜言蜜语都是小说里一句话带过的事儿;当时流浪狗进屋时令苏大强想到自己处境的情节,小说同样也没有交代。

13.苏明成的学历

剧中,苏明成所读学校只是二本,且是苏母花钱买来。

但在小说中,苏母手下个个都是“尖子生”,苏明成读的是上海复旦大学,还是因为苏母顾虑到老大每逢回家时的路费太心疼,才就近严令老二选了复旦去读。所以在小说中,苏明成并不是学业不精的差生。

14.苏明成和朱丽的婚房

剧中提到,这个婚房是苏母卖了老宅的一间房才得以换来。

小说中明确,朱丽父母和苏家父母各自出钱,所以这套房子是两家的共有财产。

15.苏母的身后事

剧中,苏明成与父母在同一城市,互相串门也非常方便。即便是这样的情况,苏母的身后事基本都是明玉出钱出力,并没苏明成什么事。

小说中,苏明成与苏家父母并不在同一城市,开车大概两个小时的距离。这解释了为何苏母打麻将时突发死亡,但苏明成没能及时赶到。而且,小说中还说明了明成夫妇在明玉知道消息之前,就已经把所有手续办完。

16.苏明成的友好

剧中,明成和明玉见面就没好气,尤其是明玉初次去他和朱丽的家中时,更是兄妹俩没有一句客气话。朱丽见到他们剑拔弩张的模样,才让明成下楼给大家买点吃的,以缓解尴尬。

但在小说中,却全然不是这般模样。明成主动说“明玉你还是第一次来我这儿吧?有空常来啊”。而明玉对明成的无视,来自于母亲的偏心和不公,所以明成对此“早习惯了”。而且,他也是主动提出下楼去快餐店买吃的,并询问“想吃点什么”。至于明玉在剧中用的是手机,而小说中用的电脑之类的不同点,以下就不再赘述了。

17.苏明成和路厂长

剧中,苏明玉为了挽回生意,于是飞去成都找洪总表示诚意,受了不少苦。

而在小说里,并没有这一段的描写。反而是苏明成找路厂长时有着相似的经历,但剧中并没有拍出。他多次被拒绝,但还是硬着头皮去找,不屈不挠。虽然丢了手机,但这份精神不错。

18.苏明成的“心理断奶”

剧中,苏明成对苏母的依赖度,只能零星拼凑出一个朱丽形容的“妈宝男”形象。

但在小说里,苏明玉明确这是“心理断奶”,朱丽也认同这个观点。苏母没有过世时,苏明成大事小事都要给他妈妈打电话询问,认为这是一种寻求解决方法的最佳方式。苏母走后,他也经常去墓地诉苦。

19.苏明成曾经有还钱

剧中,苏明成是个名副其实的“啃老族”,尤其是看过苏大强的账本后知道他搜刮了家里多少钱,更是觉得他“只借不还”。

但小说里,苏明成是有还钱的,只是因为他不记得具体的数字,又时常借借还还,所以无形中才有了这么大笔啃老的数字。而朱丽之所以如此相信账本的真实性,是因为其中一些她印象中的大账目都对得上,说明不是平白无故捏造的。而且,在苏明哲提出给苏大强买新房时,明成说他也会出钱,且老宅的背后买主并不是苏明玉。

20.明玉和朱丽的感情很好

剧中,朱丽因为明成坐牢的原因,所以与明玉关系很不融洽。

小说里,先是明玉因为账本问题而对朱丽“刮目相看”,再是朱丽和苏明成离婚后,与明玉就像闺蜜一样相处,两人还一起上课锻炼,天气不好时明玉还会送朱丽回家。

而且,当初被苏明成打的时候,明玉通过账本事件认定朱丽是个有担当的人,早早认定她不会怂恿自己的丈夫来对亲妹妹大打出手。

同时,苏明玉还很羡慕朱丽,有那么多人宠着,还有一对疼爱她的爸妈。而她,什么都没有。

21.苏明成的投资组成

剧中,苏明成投资的钱是由舅舅的三万、朱丽和他存的十万以及卖车的钱组成。

小说里,苏明成投资的钱是由舅舅的三万、借周经理的十万以及卖车的钱组成,没有朱丽和他一起存的钱。而且,但是朱丽给苏大强买新房补上的钱,也不是从明玉那借来的,因为她不想欠太多的人情。

22.朱丽吃过周经理的醋

剧中,周经理和苏明成只是上司和下属的关系。

在小说里,朱丽曾经因为明成领子上有这个女人的口红印,两人吵过架。而且,投资失败后,明成也没有很快被周经理辞退,只是没有业务所以赚钱少,且每月还要还欠着周经理的钱,生活更是全靠朱丽来养。

23.关于戳破朱丽是亲二嫂的审计会

剧中,明玉是从外面冲进来告诉大家,朱丽需要回避。

小说里,大家本来都在座。但明玉的考虑是这场审计必须要叫停,利用了朱丽的身份,才必须在当面提出,没有事前商量。而朱丽则是真的忘记明玉是这个集团的高层,因为当时众诚集团某些人实在太心急,所以这个任务来得突然,没有事先准备。

24.朱丽没向明成告状,也没有被开除

剧中,朱丽说明玉“捅刀子”,引得明成疯狂报复。

小说里,朱丽的领导也明白这是众诚的内斗,所以朱丽并没有被开除,只是被迫休息了一个月,也因此有了为苏明成坐牢奔走牵线的时间。

事后,蒙总通过老毛的确帮忙介绍了几单大生意给朱丽做。并且,明玉在引荐老毛的时候,还叮嘱朱丽给老毛的儿子买一个不太贵重的礼物。在小说中,时常可以体会到苏明玉说话的艺术。

25.苏明成没有打过朱丽

剧中,苏明成打完妹妹又打老婆,人设简直可恶至极。

而小说里,明成从来没有打过朱丽,连耳光都没有。朱丽的父母还细细检查了多次,就担心自己的女儿受委屈。但小说里也同样没有朱丽生气时苏明成追去娘家下跪求原谅这些细节,很多吵架与和好都是一笔带过。

26.苏明成暴打明玉的过程

暴打的整个过程类似,但苏明成火大的原因之一还有苏明玉说话那股不客气且捎带语言攻击的态度。打人后,明玉曾求助蒙总帮忙在验伤的时候给关照,也是动用了关系才这么快抓走了明成。

朱丽的父母仁至义尽,曾想过找关系把女婿捞出来。对比苏大强,朱丽的父亲甚至在查出有肾脏囊肿和胆结石的毛病时,也心系女儿的幸福,对比太明显。而朱丽母女俩得知明玉换了病房,医院所有房间才得以进屋求情。

27.苏明成被关押是他永远的阴影

剧中,苏明成在狱中被折磨这一段并不突出。

但小说里,明确暗示了苏明成在被关押时受了许多苦,多次提及这段回忆的不堪回首。朱丽看到他身上有伤痕,而且通过律师朋友也大概知道在“里面”会受什么折磨。

另外,小说中多次写到“凭他在里面遭的罪,他怎么揍苏明玉都不为过”,还有“如果朱丽知道他在里面的遭遇,还会一如既往对他好吗”,可想而知当时苏明成的处境多么糟糕。

28.舅舅讨债时,磕坏头的是明成

剧中,舅舅的儿子因为去大闹明成的单位,所以磕坏了头。

小说里,舅舅一家没有去单位闹,苏明成的失业是权衡下自己的选择。也没有后续舅舅狮子大开口要十万块钱的事情,更没有他们一家人齐心逼退舅舅一家人的漂亮战役。而且在催债时,傻弟弟的脑袋没磕坏,反而是苏明成在自家的大门上撞了脑袋。医院流血,身上甚至没有钱开药治病。

29.苏明成的走投无路

苏明成去墓地看苏母时,明明自己过得极为潦倒,但依旧说“妈妈,我们都挺好,过得很不错,您别挂念”。

身无分文的时候,因为没有车实在不好过,所以想着发了钱先去买车,而不是还债,想法依旧很幼稚。因为自己没钱,还把舅舅打发去明玉那里要,结果碰一鼻子灰。在没有被开除前,他就已经冲动地把集资这件事告诉了总经理,断了自己的后路。但总经理碍于周经理在业务方面还有利用价值,并没有考虑明成说的话,两害相权取其轻。

走投无路时,他从单身公寓卷铺盖到苏大强的家里去住,把保姆小蔡赶去了客厅。

30.苏明成不是净身出户

苏明成投资失利后,一心想躲着朱丽不见,但终究发现还是避无可避,只得硬着头皮面对。明成收入全都用来还债,整个家靠朱丽的收入撑着。朱丽每天忙到不行,明成只是无所事事。朱丽一再相信苏明成会变好,但她却发现明成越来越颓废。从此之后沟通变少,慢慢变得感情淡薄。

苏明成离婚不是净身出户,他和朱丽早就做好了财产分割,谁也没占谁的便宜。

31.为苏明玉出气

小说里,苏明成两兄弟陪着苏大强逛新家的家具时,曾经听到有人诋毁苏明玉的高位来得肮脏,此时苏明哲对弟弟说,“以后有人这么说你妹妹,你照着他的脸就给一拳”。之后,苏明成最落魄时,他依然履行了这个承诺,狠狠揍了那帮闲言碎语的长舌男。

在警局看到苏明成的时候,苏明玉很崩溃,她不想欠这个二哥的人情。同样是惹出来的麻烦,对于小蒙惹出来的祸苏明玉都能坦然接受并处理,但偏偏自己家人的这些糟心事她连管都不想管。

最终让苏明玉稍微释然的理由,是她教育小蒙的话,“作为强者要大度,不能跟弱者平等,要让着弱者”。

此事,她才发现自己早已经不再是苏家的弱者,逐渐变成了强者。

32.苏明成走出低谷

剧中,明成去了非洲工作,也对苏明玉道了歉。

小说里,没有这两个情节。真正帮助明成走出低谷的人,是明哲这个大哥。他不仅在金钱上给予支持,还在精神上给他加油鼓劲。

苏明成完全失业后,在网络上写起了博客,还引得大批的流量,观点犀利,但所有人并不知情。苏明成的博客大火,于是有周刊来约稿。虽然稿费不多,但他很满足这种细水长流的收入。

苏明玉是通过石天冬的介绍才发现了这个“博主”,也通过他文字中写的小故事,猜测这个博主就是自己的二哥苏明成,两兄妹就在这种文字里找到了彼此的认可。

明玉看到他为类似自己的女性发声时,心中多少有些释然,故此才去找周经理想要帮忙平了那摊事,算是不拖不欠。

33.苏明成佩服苏明玉

小说里,蔡根花说要辞职去给儿子照料下一代,苏大强急了。于是苏明玉出马把房子问题说清楚后,又细细给她算了一笔结婚不划算的账,还提出给蔡根花“全勤奖”这种待遇,让这个保姆知道自己的定位,也不再胡思乱想了。苏明成对妹妹这种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的做法大加赞赏,又碍于面子不说,只能写在博客里,并将类似苏明玉的女性评价为“天使”。

四、关于小说和电视剧的结局

电视剧的结局看得观众们泪崩,尤其是得病的苏大强变得没那么“作”,三兄妹还在手机上一起视频过新年,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小说里,明玉夫妇的除夕夜是和老蒙三口一起过的,他们才更像一家人。苏明哲一家五口一起过,而苏明成则杳无音信。明明小蔡答应让儿子过来和苏大强一起过年,但苏大强嫌弃人家吃的东西太多,要花自己不少钱,只能冷清清地自己吃年夜饭,连菜都是凉的。正因为吃了太多生冷的食物,除夕半夜才会闹肚子,明玉夫妇不得已只能和这个老爹一起守岁。

虽然电视剧和小说一样,苏明玉都是陪着苏大强一起过除夕,但电视剧版的结局显然更温馨一些。

小说的结局很现实,但电视剧的结局给了我们希望。

小说里面,大多讲的是一些糊涂到底的感情,譬如苏明玉自己不在乎是不是苏家的儿女,譬如她对柳青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书中大部分还是强调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一个角色塑造的初衷。

而电视剧的好处则在于放大了家庭的内部矛盾,因为原作里多数将台词转化为内心的考虑,所以彼此之间的沟通没有那么激烈,看起来就会不温不火。

看过小说后,才会切实感受到为什么电视剧《都挺好》给出了这样一个结局。

毕竟我们渴望的不是“洗白”,而是爱与宽容。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

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